當前位置:首頁> 熱點專題 >正文

【丫丫港股圈】建發國際,還在成長的房企

6月房商銷售表現還算可以,尤其是排名前的房商。


6月百強房商銷售金額較上季5月成長33%,較去年同期跌幅收窄至22%(1-5月累計下跌42%),其中Top10房企業6月銷售額較去年同期跌幅收窄至4%,一定程度優於市場預期。虛擬貨幣價值何在往前看,7月和8月的基數更低,比起跌幅可能會進一步收斂。


根據我們之前的文章《丘棟榮第一季大幅加倉保利發展》的分析,如今的地產在底部區域,可以當做磨底的階段。如果這個位置樓市銷售還不能穩,會有更多的政策出來託底。不過很難是那種很猛烈的政策,大機率是溫和的釋放。


雖然整體房價還在下跌,但其實房商不需要樓市漲價,隻要能穩住,出現一個較穩定的交易市場,也就夠了。目前來說,相較於房價,房子能夠流通起來更為重要。狗狗幣有用嗎?當然,這是建立在房價沒有大幅波動的基礎上。尤其是以價換量的二手房,表現的比較明顯。


目前的地產板塊更多地還在博弈政策,如果資料穩住向好,那麼板塊就會從從博弈政策到博弈價值。


可以開始注意一些資質不錯風險較低的房商。


一、逆週期黑馬


建發國際是少有過去幾年還能維持營收利潤皆成長的房企。


圖片


建發國際以房地產開發為核心業務,業務收入佔96.8%,房地產項目遍佈中國大陸多個省份的重要城市。同時也涵蓋商業營運管理服務(代建)、物業管理、商業資產管理等輕資產業務,即旗下的建發建合誠及建發物業。


圖片


在樓市風聲鶴唳的時候,還能有如此表現,背後當然需要有一個強力的後盾。


建發國際是福建省最大的國營企業廈門建發集團成員企業—建發房產的控股子公司。建發集團連續多年位於福建省企業集團首位,實際控製人為廈門市國資委,pi coin騙局這是建發國際背後的靠山。


圖片


自2017年以來,建發國際的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均維持成長,公司三道紅線自2021年來維持綠檔,有息負債主要來自大股東借款(存量借款利率4.53%)和銀行借款(存量借款利率3.0%),無表外負債或前融負債,公司自2020年以來存量有息負債平均利率不斷下降,融資優勢明顯。


圖片


除了背景強大,自身的運作也是不錯。尤其是近幾年樓市低迷,不說民營企業,就算是央國企業都有一定程度的壓力,業績上基本上都有所調整。但是建發國際的表現,反而穩中進取,以黑馬之姿進入藍籌行列。


圖片


2023年建發國際營業收入為1,344億元,年比+35%;歸母淨利為50.3億元,年比+2%;毛利率11.1%,年比-4.2pct,有房價下跌的影響。


同時2023年公司“三道紅線”指標依舊全部“綠檔”,其中扣除預收款後資產負債率下降1.6pct至61.6%,淨負債權益比率降低19pct至33.6%,現金短債比達4.7倍,存量融資成本較去年同期下降58個基點至3.75%,核心指標再度最佳化。


這兩年無論銷售或拿地,建發國際在市場低迷的時候顯得更加的活躍。


2023年建發的銷售金額為1,889億元,年比+12%,銷售規模進入產業TOP8,較2022年前進2位,已穩居top10產業。今年上半年排名第7。


公司在一二線城市銷售金額佔比達85%,所進駐的70餘座城市中,有46個城市進入當地銷售TOP10,其中在廈門、福州、無錫等17個城市位居當地銷售榜TOP1,杭州、蘇州、泉州等20個城市位居當地銷售榜TOP2-TOP5,公司產品力在業界廣受認可,如何買比特幣etf多個明星項目表現優異。


2023年公司共在30個城市取得78宗土地,全口徑地價1169億元,年比+42%,拿地強度62%,處於行業較高水平;權益拿地金額852億元,權益拿地金額排名已經上升到第四了。而2024年1—6月,建發房產拿地金額279億元,位列業界第一。


圖片


截至2023年底,公司共擁有311個項目,總土地儲備1552萬平方米,庫存貨值2668億元,其中84%位於一二線城市,且2022年後新增土儲佔7成。新增土儲總可銷售麵積854萬平方米,新增可售貨價值約2180億元。公司重點佈局華東、東南、海西三大核心城市羣,拿地TOP10城市地價佔總拿地金額的76%。


圖片


二、能夠賣得出去的選手更健康


市場不是買不起房,而是覺得不劃算。一方麵覺得房價可能還會跌,另一方麵房子整體的品質也不夠吸引。


房子整體還是要回歸居住屬性,除去少數投資需求,大部分人都有住得更好的意願。


當租金回報率和放貸利率接近的時候,租房不如買房的聲音就會出現,也就會越來越多人傾向於買房。


目前市場需求從「有房住」轉向「住好房」,從「滿足居住」轉向「滿足高品質生活居住」,客戶對於居住空間、社區環境和配套服務提出更高要求,改善性住房需求成為居民置業的重要因素。


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的房屋產品,市場也會願意提高一些心理價位。


而從供給端看,產業加速洗牌、整合,房企分化日益明顯,產品力、服務力、營運能力和融資能力等綜合實力強的房企,將逐步凸顯競爭優勢。


而有能力打造更高品質的好房的企業,其實供給不多。


建發國際的去年年內新獲取項目78個,在杭州、上海、廈門、北京、蘇州等地獲取多個優質項目,其中年內新獲取的杭州雲啟之江、寧波璞雲、長汀央璽等項目,實現了年內拿地、當年清盤的成績。


低迷時有火熱的項目,說明建發是有做好房的能力,也有一定的市場口碑。


建發聚焦具備品牌落地基礎的第一線城市,以及福建省內供需較為均衡的城市,項目以新中式為主,先後發布“盛世唐風”“風雅宋韻”“詩意東方”等多款新產品,其中,年內產品風格係統創新研發20個、創新展示區落地14個,功能性提升研發8項,申報新專利92個。


圖片


整體而言,2023年建發的銷售項目的推貨去化率達71%,全口徑銷售回款約1,843億元,資金回籠率達98%,維持了高品質的銷售回款。


有本事拿地有利於後續的發展,但目前的環境來說,有本事賣出去更為重要。得益於積極的拿地策略和良好的去化表現,建發已售未結資源充足,2023年公司已售未結資源為2,087億元,較去年同期+6%,大幅高於營業收入。


此外,截止2023年底,集團總土地儲備的可售麵積約1,552萬平方米,其中2022年後拿地項目的土地儲備佔比約七成,土地儲備權益比例約76%,國內合計311個項目,儲備項目資產品質整體較好。


從市場去化情形來看,2022年後拿地的專案去化效率較高。有些土儲厚的房企如2022年以前拿地較多,銷售轉化未必高效,而土儲聚焦核心城市而總量/銷售控製在1-1.5年左右的房企反而銷售去化好、壓力小。


存貨週轉率來看,建發的周轉這兩年都在提升,佔據了產業比較前的位置。


圖片


三、結語


過去建發國際分紅還算穩定,股息率也不低,以15.18港元的股價計算,去年的股息率有8.56%,附帶以股代息選擇。


圖片


整體來看,建發國際的基本麵還是不錯的,雖然今年上半年銷售下滑,可能要結束持續成長的節奏,但排名卻還在上行,算是地產的一匹黑馬。


但是,這個公司有一個主要的問題就是股權稀釋較為嚴重。


除去以股代息不說,建發國際曾多次增發配股,手筆都不小。


圖片


同時多次大型的股權激勵,也大幅擴大了股本。本公司於2021-2023年推出三輪限製性股權激勵,合計計畫授予不超過1.853億股,佔公司截至2023年末總股本的9.8%。


圖片


建發國際在2016年底總股本有4.28億股,到2020年初變成了11.77億股了,到2023年底達到18.96億股。


圖片


或許有增加流通股的考慮,但從EPS上來看,建發的成長就沒有利潤上好看了。


圖片


未來可以多關注公司對於股權的態度。